【南拒美帝,北拒苏联,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】有人说当年我们为什么不惜伤亡几十万人去打抗美援朝?
如果没有抗美援朝,那今天东北地区就和韩国紧邻了,那不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有利吗?
我觉得这是没有从全局意义看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,如果不能理解新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,那也就不能理解清朝为什么国力如此之弱时也要入朝作战,不能理解明末为什么要抗日援朝,唐朝为什么要入朝和新罗联合消灭百济--日本联军,隋朝又为什么要三征高句丽....
我的理解是,如果没有抗美援朝,那不仅东北是冷战前线,苏联也不会中国援助156个大项目为代表的大规模工业体系转移,而且还将继续维持东北被苏联(以及后来的俄罗斯)驻军,以及被苏俄继续牢牢控制中长铁路这个经济大动脉。
也就是说,大连旅顺的老百姓出门还会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毛子兵。
1945年我国虽然获得了抗战胜利,但是走了日本,来了更强大的苏联,其把雅尔塔体系中的不合理条款强加给中国:
1: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,并使该港国际化;
2:同恢复旅顺港口作为海军基地的租借权;
3: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、南满铁路,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。
这是极为恶劣的条款,实际上是把大连和旅顺从中国分裂出去,把优良的不冻港旅顺作为苏联的军港,苏军长期驻扎东北;
同时中长铁路+南满铁路连接了包括哈尔滨,长春,沈阳,大连等在内的东北所有主要城市,苏联控制了这条铁路,实际上是继承了日本在伪满洲国的权利,牢牢控制了东北经济发展命脉,同时有利于苏联运送军事力量。
因此,打破雅尔塔体系,完全夺回东北地区的主权,是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,于是立即提出和苏联签订新的条约,1952年2月14日,《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、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》在莫斯科签订,同年4月11日生效。
条约规定不迟于1952年末,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,以及属于该铁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,苏联军队即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,大连的行政完全属于中国政府管辖,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方租用者,应于1950年内移交中国政府。
但苏联并不愿就此失去在东北的权益,因此一反常态竟然同意金日成进攻韩国,
斯大林之所以允许金日成1950年6月向南进攻,且在美韩军队都打到鸭绿江时也不给朝鲜直接军事援助,其目的就是随着美军陈兵鸭绿江边,中国东北地区成为冷战前线,则中国为了自身安全,将不得不继续允许苏联军队在东北继续存在,也理所应当的继续维持中东铁路的权益(毕竟从苏联运兵过来需要铁路大动脉),苏联也继续获得优良的旅顺不冻港。
而成为冷战前线的东北,不仅会继续被苏联驻军和控制,主权不能完全恢复,而且还会跟对台作战的福建省,以及对越南作战的广西等一样,不会有大型建设项目,在五十年代就不会有奠定今天东北工业基础的大工业和高校建设,例如沈飞(喷气式战机),哈飞,长春光机所,哈工大,哈军工(1952年6月由重庆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搬迁到哈尔滨),哈电,东安发动机,吉林工业大学,一汽,鞍钢(1957年产钢量291.07万吨,是1949年9.97万吨的29倍),丰满水电站(1960年8台发电机组有6台是建国后新建),齐齐哈尔工业基地,辽源轻工业基地等等,不会有156个大项目有三分之一放心的建在东北。
实际上六十年代中苏决裂后,东北成为对苏冷战前线,大三线建设就开始了,东北新开工大型项目就很少了。
而正是由于抗美援朝的辉煌胜利,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,不仅让苏联没有理由继续陈兵东北,归还了中长铁路,而且还在1955年和平的完成了从旅顺的撤兵,完全的恢复了中国东北的主权。
而且让苏联看到了中国的强大能力,认为中国是一个可以扶持的盟友,可以帮助其有效的对抗最大的敌人美国,于是才有了156个大项目为代表的大规模工业技术转移,东北今天所有的大型工业集团,几乎都有五十年代苏联工业技术转移。
东北今天核心的优势产业航空工业,汽车工业等等,一汽的汽车技术最开始就是来自苏联转移,而航空工业的技术(第一架战斗机歼5)也是来自于苏联转让。
中国借助着抗美援朝的胜利,彻底的把苏俄势力赶出了东北,完全的恢复了东北地区的主权,某种意义上,如果没有抗美援朝和美国打仗,那就最终要和苏联打才能恢复东北主权,1945年大规模从东北拆走日本工业设备,抗美援朝之后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,以及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,都体现了苏联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,斯大林认为雅尔塔体系的权益是苏军流血牺牲得来的,怎么可能中国不付出任何代价,就轻易的把中长铁路,大连和旅顺全部还给中国。
我们在谈论抗美援朝伟大意义时,其不仅是让美国势力远离中国边境三百公里,而且是从中国完全的驱逐了苏俄势力,正是我们的几十万志愿军将士的英勇牺牲,使得我们在建国初如此弱小,面向两个超级大国的强大压力时,勇敢的走向了真正的民族独立。